出发前戏
期待已久的衡山采药之旅竟然定在了考试周,现在想想都觉得很刺激。但一切如约而至,七月七号坐上大巴车,和老师同学一起去往了南岳衡山,天空淅淅沥沥的小雨似乎在暗示着未来的天气,但当时的我心情一如这天气,或许因为考试,或许因为其他。
药用的植物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毕竟来衡山是来学习药用植物的,首先介绍一下认识到的药用植物。山麦冬是我们在上山途中认识的第一个药用植物,据说诸葛亮的家乡盛产襄麦冬,因此有人推测诸葛亮聪明过人可能和食用麦冬有关。而老师介绍的第一个药用植物是罂粟科的博落回,全株表面被白色的霜,茎折断后,中空,断面有黄色的乳汁,那时我好像才真正理解了书上那句‘罂粟科植物体内常含乳汁或黄色汁液’,好像才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了实际实践过程中。在后续寻找药用植物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大名鼎鼎,长相却及其平凡,甚至被我忽略的何首乌,当然也见识了蓼科植物特有的托叶鞘;黄荆和牡荆两兄弟因为长的太相像,老师都不能确定的分辨,此时大自然的创造力悄然的展现;金线吊乌龟,一个神奇又让我好奇的名字,当它的根被挖出时并没有像我想的那样—根的形状像乌龟;天南星,天南星科的代表植物,书上介绍有典型的佛焰苞,但当时并没有看到,应该是花期已过;平日见到的许多植物只是看一眼,并不知有何药用价值或者说根本不知道可以入药,在找药的过程中才发现原来很多被我们忽略的植物都可以做药用,例如在我的家乡成片的菟丝子竟然可以入药,还有遍地可见的车前有利尿作用。找药路上的明星药用植物——南刘寄奴,具有恶臭的鸡矢藤,珍贵的红豆杉,有花边的盐肤木,穿芭蕾舞裙的杠板归,被称为南岳最美树木的白果树,还有我记不住的各种菝葜等等这些是药用或者非药用的植物让我印象深刻,也惊叹于前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南岳美景
南岳衡山作为中国五岳之一,不负盛名,美景如画。去时和回时都经过的华严湖,不同的天气呈现不同的景色:去时,细雨蒙蒙,湖水泛着灰绿色的光,湖两旁树枝垂落,好一番细雨芳水图;回时,天空放晴,山里没了雾气,视野开阔,华严湖的水像翡翠一般青绿,那么透亮,那么安静优雅,像一位气质卓越,优雅大气的女士,令人着迷。烟霞仙境真如仙境那样,或许是我们足够幸运,下了雨山里起了大雾


风吹过来,雾气一起被吹动,斜风细雨,忽而急促,忽而舒缓,律动不一,恍若仙境,站立许久,驻足观看。麻姑仙境的绛珠池,据说是麻姑酿酒的地方。绛珠池立有塑像,立于石上的仙女就是麻姑,她捧桃提壶,身边的靠着仙鹿,状若飞天。灵芝泉与麻姑仙境毗邻,一汪泉水现于群山的低谷,似是吸收了天地山间精华。如果说自然景观令人流连忘返,那么人文景观让人更生敬意。三次路过忠烈祠,每次都被它的气势和历史背景所震撼,向烈士们致敬,向先辈们致敬。这些景色我甚至不能以文字的形式描述出来,太过壮观,以至于任何语言在此都显得苍白,怕是只有亲身经历方可了解。



定格我们
带教的雷鹏老师曾给我们上过一节课,印象深刻,只感觉这个老师性格温和,人也很随和(网络用语,比较佛);相比之下带教黄琪老师就比较陌生,不过初次见面,感觉老师很年轻,以至于我一直认为两位老师是师徒关系。在找药的过程中,雷老师都会先告诉我们药用植物的名字,具体的其他功效等需要自己查资料,这样可以对该植物了解更深,信息更权威。在此过程中,也见识到了两位老师相当可爱的一面,荡秋千的时候整个面部表情都在用力,使用采药工具时不时的摆拍留作纪念等等;在上山或者下山时,老师看到同学们走不动了还会鼓励大家,甚至用物质刺激。总之,非常感谢两位老师三天时间里既教授知识又照顾我们。

除了带教老师,每天和我一起上山下山就是我剩下的十一个小伙伴了。路途中,大家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彼此关系迅速拉近,你搀我一把,他扶你一把,我们彼此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三天的学习。还记得我们一起压标本的团结合作,一起回忆小时候的动画片,一起考试,一起吃饭。
来时心情如细雨一般,回时天已放晴,细雨已无踪影。三天除了满身的疲惫,我们学习了知识,收获了欢笑,增进了友谊,观赏了美景,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