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旧版回顾
  • 教职工
  • 学校主页
  • 加入收藏
采药记-李欣婷
发布时间:2022/08/23   阅读量:

    ----我的专属野外实习经历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金涧饵芝术,石床卧苔藓。开学以来就被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的有趣吸引了,最小的植物种子,最大的植物种子,还有形态各异,千奇百怪的花。各种不同的植物的药用价值,以及那些特有的俗名“怀中抱月””观音合掌“既能帮我们很好的记忆药材的特征,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这些体验都让我对野外采药实习非常向往,向往着“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野趣,也向往着“是境皆游遍,谁人不羡闲?”的闲适。


但由于个人原因无法参加这次野外采药实习,而是由厉宇红老师带领在学校附近进行了植物辨认以及标本制作。


我们是下午两点出发的,沿着学校的草坪一路向校外走,老师一个一个讲解着我们遇见的植物。原本在我眼里只是一片青葱的草坪突然变得具体形象,每一个小草都有它的名字、科属、作用,以及独一无二的生命。


我印象很深的是最初遇见的“百金花”,高脚碟状的粉色小花,一簇一簇的盛开在草坪上,具有清热解毒,退黄利胆作用。还认识了我小时候很喜欢的一种上面长小圆球的很香的草本植物,名为”水蜈蚣”,莎草科植物,可以用于治疗感冒风寒,筋骨疼痛,具有很不错的药用价值。


一路边走边采集标本,有相似但不同的车前草和北美平车前,不知庐山真面目的海金沙(因为它有孢子叶和营养叶),装点大地的斑地锦,小学校园里常见的麦冬,还有名字很可爱的小百合科植物“短柄粉条儿菜”,原本那些不在我脑海里留下印象的杂草,顿时都鲜活了起来。


直到日落,我们辨识了近百种植物、采了二十几种植物、压了九个标本才念念不舍又筋疲力尽的回实验室。也算是满载而归吧。我只是在学校附近采药,但仍觉太阳炽热,蚊虫叮咬难耐,随着植物越采越多,标本越压越多,体力渐渐流失,当我们将标本夹带到实验室进行换纸时我已精疲力竭!然后接下来还有近半个月时间每天都要将压制的标本换纸、烘干、然后消毒,上台做成蜡叶标本保存,环环相扣,一环不落,繁琐又缠人(烘烤时不能离开实验室)!想想到药博园采药的同学们,要在野山上寻找药用植物,更别说那些药源植物资源调查或寻找进口药用植物的国产替代药材的专家学者们,踏遍山水、辨识采集、整理制作,那得多辛苦呀!

 

所以采药并不是我想象中单纯美好的事情,或者并不只有这一面。对于药用植物的辨认、标本的制作、换纸、烘干,乃至于我们在书上学到的炮制方法,如飞、发汗、九蒸九晒等,都是需要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严谨认真的态度,我们要学习和经历的,很多很多!

 

作为一名药学生,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也要切实的做一些最基础的事情,才能真正的锻炼自己的能力,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

 

厉宇红老师单独为我一人进行药用植物识辩、标本制作的实践教学,不因只我一个人而懈怠使我心怀感激,湘雅院训“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邃必专”也将在这种潜移默化中流传下去。